軟件定制開發項目的定價模式有兩種:第一種是根據工作內容定價,比如這個功能要求20萬元。第二種是基于工作日。比如我派了5個人工作30個工作日,每人每天3000元,一共45萬元。在中國,第二種模式通常稱自己為軟件外包公司,即研發人員作為原材料直接賣給客戶。事實上,如果一個軟件外包公司控制得好,它就會賺錢。但第一種模式,基于工作內容,很可能是死亡模式。
軟件定制開發很困難。第一個原因是需求不明確。當顧客提出需求時,往往是不清楚的。在產品制造之前,客戶不知道產品會是什么樣子。所以經常出現,事情出來了,客戶說不是他想要的。如果沒有達到客戶的期望,客戶將不會付款。但是供應商的工作量以前已經花掉了。如果顧客需求的提出者和使用者不是一群人,這種情況就特別明顯。
軟件定制開發很困難,因為第二個原因是需求看起來很簡單,但實際上背后的事情非常復雜。有些企業要求供應商為他們定制一個系統。定制之后,看似需求得到了解決,其實也存在角色權限控制、瀏覽器兼容性、未來擴展靈活性、用戶體驗和數據安全整體問題、運營效率問題。。無窮無盡的問題在后面等著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對于一個軟件系統,如果從“可用”到“可用”是三個塊,那么從“可用”到“可用”是30個塊??蛻艚洺2粩嘁蠊烫峁└鞣N“易用性”,因此項目成本將直線上升。軟件定制開發的困難有三個原因:支付方式和資金成本。很多客戶定制項目只需預付30%~50%的定金,項目上線后預留10%~20%的余額。因為定制項目的毛利在20%-30%之間,存在兩個嚴重問題:1。如果客戶由于之前的糾紛而未能支付余款,項目將蒙受損失。2如果客戶延遲驗收時間,供應商實際支付的人工成本(假設項目總額的80%減去客戶預付款的30%,剩余的50%)由供應商提前支付。企業的資金成本按年計算一般在15%以上,如果客戶的項目工期為3個月,而驗收付款延遲9個月,則供應商實際損失資金成本的50%*15%=7.5%。這樣一來,項目又會無所適從
軟件定制開發很難做到。第四個原因是閑置勞動力成本的分配。定制項目消耗供應商的開發成本。但如果項目完成了,那么這部分勞動力就沒有了,閑置下來就會增加企業的成本。因此,在做企業定制項目時往往很難賺錢。這也是業內不爭的事實。如果你不熟悉一些項目,毛利潤不會超過50%。
那么,在現實中,軟件定制項目還需要做,如何做得更好呢?以下是一些資深同行的觀點:
同行觀點1:軟件定制確保利潤率的關鍵因素之一是需求管理能力。項目(客戶)需求的控制不僅是對業務層面的理解,更是從業務層面和技術層面對客戶進行引導,主動為客戶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有效的建議。以行業為中心,深入特定行業的具體業務,深入了解客戶的業務流程和應用場景,同時具有敏銳的行業洞察力,準確判斷業務發展趨勢,比客戶更了解業務,從而有明確的目標和改進需求的控制。只有懂技術、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,才有權與客戶平等談判。面向A到b的IT公司在未來能夠在特定行業的特定領域做得很好。
同行觀點2:什么是需求管理,引導客戶,是次要的。第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選擇客戶。不要和那些愚蠢、跑火車、小氣、沒有信用規則的人做生意